主保护和后备保护
来源:
|
作者:pro27a60a
|
发布时间: 2019-12-02
|
605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主保护系统失灵或不可用的情况下,必须提供后备保护确保故障可以被隔离。
在主保护系统失灵或不可用的情况下,必须提供一些其他的方法确保故障可以被隔离。这些二级保护系统被称为后备保护。后备保护可以被设计为近后备和远后备。近后备保护可以通过这样的保护实现:该保护可检测到一个发生在本保护区内未清除的一次系统故障,然后跳开自己的断路器,如分段式过流继电器。远后备保护可以通过这样的保护实现:该保护检测到一个在远方的尚未清除的一次系统故障,然后发出一个就地跳闸的命令。两种情况主保护和后备保护都同时检测到故障,后备保护的动作需要带延时,以确保在可能的情况下由主保护切除故障。主保护通常都是单元式保护,其动作很快,并且使得从原电力系统中被隔离的部分最少。后备保护的动作将是、也有必要是比较慢的。因为它将导致一次主系统失去更大的部分。所应用的后备保护的范围和类型与故障的威胁性,以及系统相对的经济上的重要性有关。对于配电系统而言,故障切除时间要求不高。带延时的远后备保护可以胜任。对于超高压系统而言。除非故障可以很快清除,否则系统稳定性将受到威胁,并行工作应尽可能采用不同原理(如距离保护和单元式保护)的多重化主保护系统,将被用来确保快速和可靠的跳闸。后备过流保护则可选择性地被用来确保在其中一个主保护系统进行维护期间有两个独立的保护系统可用。
理想的情况是,后备保护系统与主保护系统完全独立。例如,由电流差动继电器保护的线路也应配置带时间级差的过流继电器和接地故障继电器,在主保护系统失灵的情况下提供断路器跳闸信号。为了保持保护的完全独立性和统一性。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继电器,断路器跳闸线圈和直流电源都应当双重化。这个想法在实际中往往很难实现。下面的折中是比较典型的做法。
a. 提供独立的电流互感器(只是铁心和二次绕组)。与共用的电流互感器相比,这仅涉及一些额外的费用或安装场所,共用的电流互感器由于需要接人两者的负载,比单一的电流互感器体积要大一些。当用到数字式或数值式继电器时,以上做法已不多见,因为上述继电器的输入负载非常低。
b. 出于对费用和安装控件的考虑,电压互感器不进行双重化。每个保护继电器自身的电源独立进行保护(采用熔丝或微断路器),并进行不间断的监视,以确保VT输出的安全性。当电源出线问题时,保护发出告警信号,并且防止误动作。
c. 两个保护的跳闸电源进行独立保护(采用熔丝或微断路器)。需要提供跳闸电源和断路器跳闸线圈的双重化。跳闸线圈应当进行不间断的监视。
d. 希望主过保护和后备保护(或双重化保护)采用不同的原理,这样,导致某一种保护不正确动作的稀有事件将不太可能影响另外一个保护。
数字式和数值式保护可以集成适当的后备保护功能(如距离保护也可以集成带延时的过流保护),硬件上进行简化,同时提供后备保护的要求也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在公共继电器元件故障(如电源)时,存在同时失去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风险。这种情况能否被接受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